今天的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想要对各种事物追根溯源。

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调查指出,随着千禧一代成为消费者的主力军,一款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是否恪守生产道德、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诸如此类在父母一代那里并不关心的问题变得愈发重要。不难看出,掌握了更多消费能力的千禧一代对商品背后的意义更加敏感。相似的结论也在哈里斯民意调查的一份报告中显现,高达8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将在经济上支持帮助他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品牌。消费者正在从追求金钱,地位和个人成就,转而认为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这或许正是近年来消费行业正在变得更“道德”的原因。奢侈品集团如法国开云集团已经对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做出承诺。2017年开云集团推出了2025战略,宣布将在2025年减少40%的环境损益;LVMH的环保倡议项目LIFE计划创建于2012年,并于2016年推出LIFE 2020计划,将环保承诺提升至全新水平。

即便是位于价值链相对下游的快时尚品牌,也都开始加速占据“道德高点”。去年5月,日本快时尚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发布了在中国等11个国家的242家代工厂的名称和地址。这不仅是为控制供应链的环境效益,还为加强原材料溯源和确保上游供应链劳工权益提供了保障。H&M、C&A也通过旧衣回收、棉厂试点等举措试图减小品牌对社会环境的危害。

作为覆盖全球的庞大产业,钻石行业同样面临着人们对其环境影响和公平性的重新审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钻石曾与地缘动荡、劳工权益等刻板印象相连,这令钻石开采行业对行业源头的环境效益、劳工权益和道德代价进行自我披露显得势在必行。

今年初,钻石开采业迎来了一份行业透明度报告。国际著名信用评级机构标普旗下咨询公司发布了名为《大型钻石开采企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下称报告)的天然钻石行业透明度报告。此报告的调查对象为钻石生产商协会(DPA)的成员企业,即全球七大领先钻石开采商,其钻石开采量占全球的75%,调查数据几乎代表整个行业。报告公布了近年来多项积极的报告结果,为大众有效传递了真实透明的钻石开采业。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全球七大领先钻石开采商,通过钻石开采业务产生了160亿美元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净效益,花费数十亿美元投入社区建设,开采公司大力雇用本地居民,尤其是当地原住民,支付的薪酬直接和间接创造了39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在全球,七大钻石开采商雇佣了超过7.7万名员工,企业支付给雇员与合同工的平均薪酬比当地全国人均工资高出66%。

值得关注的是,该份报告纠正了人们对天然钻石环境足迹较高的误解,实际上,合成钻石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天然钻石的3倍。

作为回馈,大型钻石开采企业还将创造的收入投入到当地的发展中去。非洲国家博茨瓦纳的崛起是钻石助力国家经济腾飞的成功案例之一。1967年,在博茨瓦纳发现钻石之前,全国仅有6.4公里长的柏油路,而如今已增加至6400公里,同时国内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从多个层面上看,钻石开采业都正在变得更加透明。供应链透明度不断提高,不仅能够像一面镜子一样督促企业进行改善,同时还能让好的实践方式被更多人知道并复制。

早在2003年,由钻石开采业达成的金伯利进程便正式实施,这是针对毛坯钻石进出口贸易所实施的一项监管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没有来自冲突地区的钻石交易,维护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如今99.8%的钻石贸易都符合金伯利进程的规定。鲜为外界所知的是,手工和小规模采矿(ASM)是许多贫困地区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是这种形式往往是非正式的和不受管制的,无法进入既定的国际市场,也无法让劳工获得应得的权益。戴比尔斯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公司正准备试行一项名为GemFair的计划,为手工和小规模采矿(ASM)钻石创造一条安全透明的销售途径。通过提供安全的市场路线以及公平的价格并提高钻石标准,来帮助采矿工作人员获得可观的工作前景,同时开发更多原材料。

天然钻石是一项历久弥新的行业,在倡导行业透明度的同时,天然钻石行业也在寻求和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有效沟通。

值得强调的是,天然钻石的开采量在2005年达到顶峰,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大幅下降。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天然钻石大多发现于一种极为古老的地下火山岩管,即金伯利岩。这种蕴藏着钻石的岩管极为罕见,而且已经有数十年没有发现新的带有钻石的金伯利岩了。这便成为钻石越来越稀少的原因,也再次证明天然钻石有其珍贵的内在价值,更为钻石未来的进一步增值提供了事实基础。近年来,通过从钻石赋权基金到钻石发展计划,责任珠宝委员会,金伯利进程,世界钻石理事会以及私营公司的一系列举措,钻石行业对其所涉及的地区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可以预见的是,在可见的未来,数量稀少且符合“道德性”的商品将变得愈发珍贵,进而不断影响着产业链上的每家企业及消费者。根据戴比尔斯数据,中国钻石消费量占比在稳步提升,国内钻石行业下游品牌企业I Do等都将在全球钻石上游行业社会责任提升下,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